想法决定做法,做法决定活法。 几个做人做事的法则,希望对你有用。 1 平衡定律 世界始终以它微妙又独特的方式维持自己的平衡。 比如“苦难守恒”: 每一个人一辈子需要吃的苦,既不会凭空消失,也不会无故产生。 你越是选择现在逃避它,越不得不在未来牺牲更大代价对付它。 平衡法则的另一个表现就是: 当某一个方面不足的时候,必然会与之相对应的方面出现多余。 比如&
英国杰出作家罗斯金说过: “聪明人常从万物中有所感悟,因为他所得到的才能本是从一切事物中汲取的精华。” 一个人越是优秀,就越懂得借用外力来走好自己的路,做到张弛有度,才能轻松前行。 和优秀的人一起,遇见更好的自己; 和靠谱的人共事,做事踏实能安心; 和懂你的人相处,不负韶华不负己。 人这一辈子,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,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。 做好选择,哪怕东风无力、百花凋残,仍能走出阴郁,一路自有风景。 01/ 和优秀的
人生, 走对了路,每段都是精彩的; 做对了事,每件都是开心的; 爱对了人,每天都是幸福的。 我很喜欢这段话: 山有山的高度,水有水的深度, 没必要攀比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。 风有风的自由,云有云的温柔, 没必要模仿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。 你认为快乐的,就去寻找; 你认为值得的,就去守候; 你认为幸福的,就去珍惜。 没有不被评说的事, 只有不被猜测的人。 做最真实最漂亮的自己, 依心而行,无憾今生! 人生一条路,走自己的路。 人生两
01/ 事业观: 拥抱变化,保持开放心态 庄子说过:“吾生也有涯,而知也无涯。” 从前,一个人只要会理发,就可以作为一辈子的营生,但现在,还必须要求他会美容、会形象打造,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。 所以,我们要永远保持对这个世界的热情,不断的去学习、尝试,去探索未知领域,创造更多的可能。 卡罗尔曾说: “成长型思维模式就是相信人的能力是可以发展的。”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,但每个人最终的高度却有天壤之别。 人才不是一个结
天地为盘,人生如棋。 要下好、下赢这盘棋,得心中有局。 “不谋万世者,不足谋一时;不谋全局者,不足谋一隅。”的确,真正的高手,都有超强的布局思维。 一个布局高手,往往都有这三种思维。 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并不复杂,只是多角度、多思维思考的一种反大众思维,求异思维模式。 一般人思考,都是由原因来导向结果,高手的思考是,如何从结果来推导原因。 曾经圆珠笔漏油问题成为技术界一大难题:当写到2万字之后,笔尖的圆珠就会磨损厉害,漏油严
最近,看了复旦教授陈果的一堂课,感触很深。她在课堂上讲到一个很常见的现象:不管你活成什么样,总有人不喜欢你。所以尽情活成真实的你自己,这样,你会更喜欢你自己。 很多人都是这样,一路走来,总是听从别人的评价,改变自己的习惯,迎合众人的目光。久而久之,越活越累,越来越在意旁人的看法,内耗的时间越来越长。人到中年,经历的事多了,才慢慢明白:遇见不喜欢你的人,是人生的常态。真正内心强大的人,不会太过在意别人的评价,而是懂得好好取悦自己。后半生,记住这3句话,停止内耗,治愈自己。 喧闹任其
网上有一句话: “一个人的水平,就是他常接触的五个人的平均值。” 一个人能成为什么样的人,他能达到什么高度,很大程度上是由他身边的人决定的。 01 父母是立德之根 奥地利教育学家布贝尔提出:“名副其实的教育,本质上就是品格教育。” 父母能否培养出孩子优良的品德,不仅影响着孩子未来的前途,也是一个家最好的风水。 莫言曾在作品《母亲》中,回忆母亲对他的深远影响
古人云:“与善人交,如入芝兰之室,久而不闻其香,即与之化矣。” 一个人在什么圈子,往往自己就会变成什么人。 “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,居要好邻,同要好伴。” 圈子的力量,在一定程度上,改变你的三观,改变你对生活的态度。 与优秀的人为伍 和优秀的人学习,你会遇见更优秀的自己。 人生旅程中,保持怎样的姿态前行,往往跟身边的人有很大关系。 身边的人都很努力,你也会跟着努力上进;身边的人浑浑噩噩,你也会整日无所
人生最大的敌人,不是别人,而是自己。 人是有惰性的;人也是自私的;人是有欲望的。有了这三点,足以让每个人记住古人之语,“吾日三省吾身”。 人生,其实就是和自己的一次次较量。人这一辈子,就是战胜自己的过程。 战胜懒惰 有句名人名言:懒惰像生锈一样,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。 懒惰就像慢性毒药,它会渐渐腐蚀一个人的内心,磨灭一个人的斗志。 懒惰就像弹簧,你萎靡不振,它就会占侵蚀你的心智,消耗你的精力。 在勤奋与懒惰之间,有时也就
研究表明,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记忆力下降,你就应该要认真对待了。 因为你的大脑拥有自我再生和自我修复的能力,但它不会独立地发生。 你需要通过一些简单技巧,改变你的生活方式,这样才能让你的头脑变得强壮,即便随着年纪的增长,你的大脑也会保持敏锐。 今天就分享10个黄金习惯,让你更好地锐化你的大脑! 终身学习 根据哈佛大学的说法:“更高水平的教育,与成年人更好的心理功能有关。” 当然,这并不是说,你需要去考一个博士学位。 其实,即便从学习新信息开始,都能保持头脑
免联考MBA 2021-04-23
免联考MBA 2021-04-27
免联考MBA 2021-04-23
免联考MBA 2021-05-07
免联考MBA 2021-04-02
免联考MBA 2021-04-13
免联考MBA 2021-04-21
免联考MBA 2021-04-27
免联考MBA 2021-04-27
上课通知 2021-07-16
扫码二维码
获取最新动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