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危机意识中前进,方能应对各种变化

 2022-02-21    194  

《道德经》说:“以不变应万变。”
很多人,都误解了这句话,觉得自己应该要固守现状,以此应对各种变化。
其实,这句话并不是字面上说的意思。
正确的解读,是事物不断变化乃是常态。我们需要以灵活的方法观察其变化,处变不惊,提前做好准备,充满考虑事物变化的趋势,做出正确的判断。
未来无法预测,人也不会每天都走好运。
正因如此,我们才需要未雨绸缪,在危机到来之前,做好充足的准备,以应对突如其来的变化。
好比每天保持运动的习惯,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,就是为了减少未来出现病痛的可能性;养成理财的习惯,就是为了减少将来遇到困境时,陷入没钱可用的彷徨。
常言道:一个国家没有危机意识,迟早会陷入混乱;一家企业没有危机意识,早晚会垮掉;一个人没有危机意识,也肯定会经历低谷。
唐朝著名宰相魏征,为辅佐唐太宗李世民治理国家,做出了卓越的贡献。魏征政治管理的核心是“居安思危,善始克终”,他常常以隋朝灭亡作为教训、规劝唐太宗。
他认为自古失国之主、亡国之君,皆为居安忘危,处治忘乱,所以才不能长久。
后来魏征病死了。唐太宗很难过,感慨道:
“夫以铜为镜,可以正衣冠;以史为镜,可以知兴替;以人为镜,可以知得失。魏征没,朕亡一镜矣!”
国家如此,企业如此,人也是如此。
当今社会的快节奏和激烈的竞争,让很多人在35岁时就不得不面对“中年危机”。
突然失去工作,却发现自己除了上班下班之外,其他事情都不了解,也不懂得怎么去做。
这时才开始感到彷徨,开始产生消极心理,开始困于迷惘的生活中。
没想到,自己过去对工作、对自己的认识过于片面,认为自己取得不错的成就就沾沾自喜,好像这种成就可以伴随着自己终老似的。
长期养成的行为习惯,无形中变成了自己的绊脚石。想去改变自己,又无法痛下决心否定过去。
总在选择和担心之间徘徊往返。
《周易》说:安而不忘危,存而不忘亡,治而不忘乱。
人生可以走慢一点,也不用为了追逐所谓的“成功”,而忽略身边的风景。
但是,只有养成忧患意识,在行走人生的过程中,才能做到进退自如,泰然对待每一个困境。
注:文章摘自网络,侵删!
  •  标签:  
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joyomba.cn/post/196.html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https://www.joyomba.cn/ 为 “卓越梦想MBA” 唯一官方服务平台,请勿相信其他任何渠道。